1、明確施工內容:先由設計師牽頭,現場向施工人員確定施工內容,哪里鋪磚,哪里砌墻,哪里找平等。
2、明確瓷磚起鋪點:由于房間方正及大小不同等問題,直接影響鋪磚后的整體效果,把半頭磚和由于房間不方正從而造成的瓷磚不美觀的地方安置在不易發現的位置。這時候需要對鋪貼瓷磚部分的每面墻,每個地面區域(包括地漏),逐一進行確認,需注意非整磚數量和寬度,每面墻不易有兩處以上非整磚,非整磚不易小于整磚寬度的1/3(特殊的窄條設計方案除外)。
3、明確墻地磚交接處理方案:對于衛生間和廚房等墻地均鋪貼瓷磚的區域,需確定墻壓地還是地壓墻。
4、明確花磚鋪貼方案:對于有拼花、波打線及花磚等特殊要求的瓷磚鋪貼,需要在施工前明確鋪貼方案,尤其是上下方向、圖案或款式銜接方式,確定好鋪貼細節。
5、確定木地板找平區域與瓷磚面層區域的厚度差:對于鋪磚與地板區域的銜接處,需要業主提前確定木地板的厚度,讓施工人員基于此確定地面找平的水平線及瓷磚鋪貼完成時的面層水平線,從而保證瓷磚地板鋪貼完成后,銜接部位水平高度一致或銜接順暢。
6、明確衛生間及廚房內外高度差:衛生間內完成地磚鋪貼后的高度,需要比衛生間外略低,需要基于現場實際情況確認是否可以保證,并確認門檻石的鋪貼方案、防水處理方案。同樣,廚房地磚高度也需要確定。
7、明確墻磚與涂料涂刷墻面銜接處理:在部分業主的裝修工程中,尤其是開放式廚房,會涉及墻磚與涂料(或壁紙)的直接銜接,需要確定銜接自然且協調,保證美觀。
8、明確墻磚與埡口窗口窗臺的銜接處理:埡口窗口周邊的墻磚鋪貼需要謹慎確認,因為這都屬于視覺高頻關注點,尤其是要結合埡口周邊的設計方案以及窗臺是否使用石材等。
9、明確陽角處理方案:或者選擇工廠加工切割陽角,或者選擇現場切割陽角,或者使用陽角線(含隱蔽陽角線),需要提前確認并做對應準備工作。
10、明確確認瓷磚鋪貼房間的方正情況:如房間不規整的,需要現場基于鋪貼方案進行補救,或對墻體進行補救施工。
11、確認防水區域范圍及高度:不同功能區的墻面防水層最低高度,是有對應的明確的施工規范的,很多施工方希望全部防水高度都是1.8米,但這樣增加了業主的裝修費用;有些業主的洗衣機、墩布池等區域會設置在陽臺或非衛生間區域,這些區域也需要做局部地面及墻面防水;雖然廚房不是強制性刷防水的區域,但有些業主對廚房防水有需求,或者被施工方鼓勵對廚房做防水。這些細節都需要提前明確。
12、明確鋪貼石材及銜接方案:石材鋪貼區域的方案與石材區域與周邊的銜接同樣重要,這是保證石材對整個裝修檔次提升的關鍵。
13、確定砌墻方案及新舊墻銜接方案:需要新砌墻的,需要對砌墻的位置及材料進行確認,對新建墻體與原舊墻和墻頂的銜接處理進行確認。
14、明確全部泥瓦工施工項目的施工工藝及輔料。
15、監理方告知施工方全部泥瓦工施工項目的驗收標準,提示施工人員注意遵守,爭取一次性驗收成功。